知來路,堅守初心;明方向,再鑄輝煌。2月28日,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主辦的可再生能源法頒布20周年主題活動在北京成功舉辦。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青受邀出席并參加新銳企業家對話,共議可再生能源未來發展方向。
英利創始人苗連生榮獲“可再生能源法立法貢獻者”。作為中國最早投身光伏行業的先行者,在他的帶領下,企業從2003年起,連續兩次參與國家可再生能源法立法研討,為立法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實踐案例和方案建議。從推動到實施,正是初代產業人的不斷探索和創新,使得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進入了快車道,他們是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行動者和實踐者。
活動現場,第十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毛如柏,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錢智民到會致辭。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潘慧敏、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副司長梁志鵬參會,分別作了題為《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展望》和《貫徹落實能源法,健全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主題發言。
會上,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俊峰和中國產業促進會副會長史立山分別回顧了我國在可再生能源立法和實施過程中的重要事件,并對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判。
在“新銳企業家對話”環節,苗青與多位企業家代表圍繞《能源法》構建的能源政策格局和未來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要求,對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展開深入交流。苗青表示,為應對新型電力系統轉型的機遇和挑戰,公司打造的新品牌“英辰新能源”,對“市場終端產業鏈”進行布局,探索新型電力系統向下的“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
“未來能源建設將更加重視多能互補的綜合能源體系建設。”苗青介紹,公司電站開發團隊遍布全國21個省市地區,目前已轉型升級為低碳園區綜合能源利用規劃以及微電網建設,覆蓋80余個行業和應用場景。通過AI算法、大模型預測、智能調度及儲能進行多能互補,促進綠電消納問題,降低園區用電的綜合成本,實現用能平衡和碳排放雙控目標。
此外,苗青還分享了公司在分布式能源管理以及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方面的創新實踐。她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累計運維體量已超過13吉瓦,通過聚合分布式能源和負荷側資源,利用“源網荷儲充”平臺助力分布式能源實現就近消納,剩余電量或電力缺口通過虛擬電廠參與到現貨和輔助交易中,實現了業主收益最大化。
在“新場景”構建上,公司深耕BIPV領域,為光伏技術找到了全新的應用場景。光伏與建筑完美融合,不僅滿足建筑行業安全、使用壽命、抗風荷載等要求,還實現了建筑設計美學要求,產品成功應用于國內外200余座標志性建筑,申請專利344項,成為全球BIPV領域的領軍企業。
最后,原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局長徐錠明、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為活動作總結。他們對各界支持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表示感謝,對行業發展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激勵各界共同攜手再創美好未來。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主辦,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聯合主辦,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和央廣新能源共同承辦,來自可再生能源行業主管部門、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國際機構的400余位代表蒞臨會議,大家共同回顧可再生能源法頒布20年來的發展歷程,展望可再生能源發展未來。